半个月前,我市蔬菜批发市场交易额与交易量均打破历史纪录,疯狂上涨的菜价给市民留下深刻的印象。好在“跌久必涨、涨久必跌”的市场规律开始发挥作用,随着蔬菜上市量的继续增大,飙涨的菜价出现回落的趋势。虽说农贸市场的整体菜价同比还是偏高,但与半个月前相比总算有所下调。
有意思的是,记者在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还遇到了上海的菜农,只因为与上海相比这边的菜卖得快。
五一蔬菜价格不涨反跌
昨天下午1时30分许,嘉兴蔬菜批发交易市场内交投踊跃,满眼绿色,空气中弥漫着香葱和香菜特有的香味。正在市场内值班的郑先生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客菜进场量每天有1500吨左右,地菜在350吨左右。关于节日市场,可用三句话来概括:一是品种齐全;二是价格稳定,有的品种稳中有降;三是供应量充足,人气很旺。不过,五一期间蔬菜价格逆势下行,是我从事30多年市场管理工作以来第一次碰到。”
老郑向记者提供了4月份以来每天的菜价登记表,记者发现,4月30日市场内青菜的中心价(以斤为单位)仅为0.9元,芹菜1.1元,地蒲2元,本地苣笋0.6元,山东苣笋只有0.45元,居民餐桌上常见蔬菜的价格都在低位运行。
在蔬菜批发交易市场的地菜交易区内,菜农老庞正在卖力推销苣笋。他向记者表示,“苣笋的价格下滑确实很明显,最好的时候可以卖2元一斤,现在只有几角钱。”虽然价格下跌明显,但老庞的生意不差。每天清晨,老庞会拉一整车苣笋到市场来销售。“一车有1000多斤吧,基本上每天都可以卖完。”老庞说。
地菜交易区的另一侧,彭女士正在为大白菜除去坏叶并装袋。“这样一来,每斤价格就可以涨5角。现在行情不好,价格比半个月前跌了一半还多。只有这样加工一下,卖相好一点,才卖得上价。”彭女士说,昨天早上,她和丈夫开着装有5000斤大白菜的货车来到市场,到下午时还剩下500多斤。和苣笋一样,白菜的销售也是完全不成问题,“别说5000斤,就是拉10000斤也卖得掉,只是利润太微薄。”
青菜成蔬菜市场风向标
统计表显示,从4月25日开始,主要蔬菜品种的价格一路下降,与半个月前相比明显低了。“可别小看青菜,它是蔬菜市场的风向标。它降,其他蔬菜也降;它涨,别的蔬菜涨得更多。”郑先生说。
涨得正起劲的菜价为何突然“消停”了?“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全国禽流感防控得力,防控知识日益深入人心,禽流感病例刚出现时,蔬菜消费量猛增,拉高了总体价格,后来防控信息公开及时,居民餐桌消费也开始多样化,蔬菜价格就回落了;另一个是最近天气晴好,气温较高,适宜蔬菜生长,特别是绿叶菜的生长,蔬菜供应量放大,价格自然回落。”郑先生分析说。
蔬菜批发市场统计显示,地产蔬菜的总交易量环比上涨9.9%,青菜和苣笋的交易量分别环比上涨15.7%和26.2%。不仅蔬菜上市量大幅提升,上市品种也增加了不少,地产番茄、黄瓜和小南瓜先后亮相市场,丰富了市民的餐桌。
地产南瓜种植户朱女士最近每隔一天就要来一趟市场,她家的小南瓜刚刚上市,生意颇为火爆。“我每天运来3000斤南瓜,从来没有出现卖不完的情况。”朱女士表示,她种植的是大棚南瓜,全部用塑料薄膜封好,与别家相比优势就在于口感鲜嫩,所以每斤的价格比普通南瓜要高出5角钱左右。”
在地菜交易区,记者遇到从上海松江赶来的杨姓菜农,他向记者表示,与在上海的批发市场相比,同样一批货在嘉兴批发市场卖得更快。早上拉来的5000斤蔬菜,到下午只剩下七八百斤。“嘉兴这边交通方便,苏州、湖州、绍兴甚至金华都有人来拿货,这个季节是黄瓜销售的旺季,所以我专门来这里销售。”
[责任编辑:中国农副网]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72436 Email:services@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357256436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400-056-8816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青创中心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