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冬玉,1986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荷兰瓦赫宁根大学,获博士学位。1983年以来,一直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工作,历任国际马铃薯研究中心中国项目负责人,联合国开发署马铃薯育种项目技术负责人。2001年12月起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主题专家,美国百事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发展中心主任。
日前,2005年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年会在齐齐哈尔召开。中国马铃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科院副院长屈冬玉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黑龙江的种薯生产市场和潜力是巨大的”
谈起黑龙江省马铃薯生产的发展,屈冬玉说:“在20世纪80年代,黑龙江省曾是仅次于四川的全国第二个马铃薯种植大省。后来由于内蒙古、贵州和甘肃等省种植面积的大幅度增加,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虽有所上升,但排名却不断下降,最低曾降到全国第十。近几年,黑龙江省马铃薯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到2003年为全国第四位,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
“东北地区是我国理想的马铃薯种植生产区,黑龙江应发挥土地资源、自然条件的优势,加快马铃薯产业的开发。到今年,全省总耕地面积达到了1173万公顷,这些新开发的耕地资源不带马铃薯土传病害,是种植马铃薯特别是种薯的优良耕地资源。因此,今后种植面积还有进一步增加的潜力。从国家粮食安全这个战略高度来看,黑龙江省充足的土地资源和后备资源,应该为中国的食物安全做出贡献。”
对黑龙江省发展种薯生产具有的得天独厚自然条件和加工业发展迅速的态势,屈冬玉非常赞赏。“黑龙江每年有大量种薯销往全国各地。讷河、嫩江、克山、北安等县市,历来是省内马铃薯重点产区和种薯基地。黑河市建成的马铃薯种薯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达到7780公顷,产量达17.7万吨;讷河市同义镇庆宝村涌现出15个马铃薯经纪人,现在全村每年外销的种薯达2000多吨,商品薯1万多吨,每个经纪人的年收入都在8万元以上。这样说来,黑龙江省的种薯生产市场和潜力是巨大的。现在黑龙江省有众多的精淀粉、粉丝、全粉、薯片和薯条加工企业,特别是近两年各地新上的加工企业不断增加,这些大中型和小型马铃薯加工企业的发展,为黑龙江省马铃薯加工增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让马铃薯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屈冬玉说,黑龙江省是马铃薯生产大省,但由于传统饮食习惯以大米和小麦为主,一般人认为马铃薯是可有可无的食物。实际上马铃薯在保障粮食安全上,现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委、省政府从全局考虑,把马铃薯产业列为“两豆一奶”工程和“十五”期间食品工业七个发展重点之一,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扶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全方位地进行产业链条设计,把资源重新优化配置,在加工技术、市场开发上搞突破。同时,应该创造更加宽松的投资环境,搞好信贷支持,给加工企业在短期收购资金上给予帮助,避免马铃薯在大量上市时无法收购,烂在地里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
屈冬玉认为,黑龙江省要加大马铃薯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利用高新技术进行自主知识产权开发,发挥农科院、东北农业大学这样的科研力量,在研究新品种、新技术的基础上,对广大农民进行科技培训,使全省在种薯、脱毒薯的培育上有新的突破。在荷兰,专门从事马铃薯研究的有200多名博士,而我们国家这方面还很欠缺。如果我们黑龙江的产量能够达到像山东每公顷28吨,达到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那样黑龙江省的马铃薯就会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屈冬玉最后说,马铃薯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也发挥着积极作用。大部分耕地都是旱地的黑龙江,农民依照科学方法种植,马铃薯就能获得高产,与栽培同样面积的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相比,农民种植马铃薯的收益是最高的。作为国家商品粮基地,黑龙江省要像重视大豆、水稻、玉米那样,对马铃薯产业给以特别的重视,加强对种薯生产和经营的管理,树立起黑龙江省种薯、商品薯的品牌形象。
信息来源:黑龙江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