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琼海、万宁到陵水、三亚,沿着海南东线一路走下去,看到的是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用财政资金建起的农田配套设施,使昔日“望天收”的低产田成了农民手里的“金娃娃”——
2005年06月13日
6月的海南,气温高湿度大。走在田间,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6月3日,在三亚市天涯镇文门村的稻田里,记者遇到了正在收割稻谷的农民周明庭。说起这两年的收成,周明庭满是笑容:“收入提高了不少。现在,种地不怕旱涝,运输不用肩挑,多亏政府出钱修了这些排灌沟渠和田间道路。”
老周指着一块块方正、平整的稻田说,以前这里的农田高低不平,灌溉设施就是田边的小土沟,浇地只能靠放水漫灌。结果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而且造成高处的田浇不透,低处的田积水淹。特别是一遇大雨就会形成大涝,田里的水六七天排不出去,一季水稻亩产只有三四百斤。2003年,政府出资平整了土地,建了排灌沟渠,把水库的水直接引到了农民的地头。现代化的灌溉设施能排能灌,水稻产量提高了不说,原来只能种两季稻谷的农田,还可以再多种一季蔬菜。一年两收变成了一年三收,农民的收入当然大大增加。
接着,老周详细地算起了他家的增收账:过去,他家的3亩水田,一年下来也就是打2000多斤稻谷,除去自家的口粮,剩下的能卖1000多元钱算不错了。土地治理后,去年虽然海南大旱,他家一季水稻亩产还是超过了800斤,两季稻共打了5000多斤稻谷;稻谷收完冬天再种反季蔬菜,光3亩豆角就卖了2万多元。一年下来,全家总收入达到了3.1万元。今年,老周家盖了新房,他还准备再包租几亩地种蔬菜。
天涯镇的乡镇干部介绍说,文门农田整治被列为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整个项目投入资金659万元,其中中央及省级财政拨付资金400万元。共整治农田面积7100亩,受惠农业人口达到1.2万人。政府出钱解决农业生产困难,帮助农民致富增收,老百姓真是打心眼里拥护。
从琼海、万宁到陵水、三亚,沿着海南东线一路走过来,随处可见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高标准农田。海南省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调研员孙业生说,仅2001年至2004年,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投入7.3亿元资金用于海南的农业综合开发,其中近80%的资金用在了农田治理项目上。通过治理,近60万亩中低产田改造成了高标准农田,使耕地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目前,海南省还有300多万亩中低产田需要整治改造,很多农民都急切地盼望能早日种上高产田,过上更加富足的日子,这对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