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服务中心 · 中国农副网首页
新闻资讯 国内国外公司动态
实用技术 运输保鲜肥料营养
价格分析 行情 预测 基地商情
农业科技 农资 农机 新优品种
农业经济 进出口贸易 致富之路
农业专题 健康与饮食 专家讲坛
农业展会展会新闻
政策法规法律资讯

您所在的位置: 农副首页 > 新闻中心 > 专家讲坛 > 正文

   

3头奶百万农家乳香飘--伊利乳业产业化的启示
http://news.nac88.com/  2008-11-1 13:18:00   来源:农民日报  点击:34    我要评论(0)

  曹有堂是内蒙古托克托县的农民。两年前,记者与他在伊利第六牧场园区相遇。那时,他赶着2牛离开几十里外的家落户这里。他也是第一个入住这个园区里的农民。记得他说,他看中的就是这里牛奶有人收,牛病有人 治,买牛有借款,养牛有饲料。

  两年后的今天,记者又走进老曹的牧场,虽然没有见到他,但却看到了他的奶牛。雇工说,主家有50多头牛。

  当年老曹看中这个园区时,亲戚朋友反对他的多,赞成的少。实践证明他对了。

  目前的园区已经具备了标准的养牛功能,一排排的单元式牧场蓝瓦红墙整齐划一,两个有着现代化挤奶设备的奶站窗明几净、一尘不染。更让人惊讶的是在这个已经有着2000多头奶牛的园区里,你看不到牛粪,闻不到臭味。仅这个改变就不简单,伊利创造现代牧场园区的设想正在落在实处,走专业化、科学化、规模化、集约化这条路子,他们只用了两年左右的时间就初步实现了。今天,这样的现代化牧场园区,伊利一共建起了17个。

  这个园区的规模是个什么样子呢?设计单元牧场78个,现在入住40多户。计划建4座现代化的奶站已经建起了两座。每个单元牧场占地6亩,可养殖50头到100头奶牛。牛有牛舍,还有运动场、青贮窖及主人生活区。

  近两年,奶牛市场滑坡,但记者此次看到这里的奶户不仅奶牛头数增加,质量提高,还挣钱。王文海是2003年9月进园区的养殖户,从去年到今年,他一下子淘汰和更新了20多头奶牛,被淘汰的20多头牛大多日产奶在40斤左右。他说,如果不进园区,他不会有这个胆量和认识的。现在,老王有60多头奶牛,其中产奶牛24头。到记者见到他时,仅卖奶一项他已经挣了6万元现金,另外得到了20多头牛犊,近20万元的投入已经收回大半。他预测明年的日子更好过。与他做邻居的李记中有53头牛,27头产奶,今年到现在,他靠牛已经收入了10万元。2003年8月进园的他贷了10万元贷款,现在也已经全部还清。说到变化,他们俩都有一个比喻,伊利就是他们的大树。

  把伊利比成大树,不仅是奶牛养殖户,围绕园区种地的农民也有同感。以李记中一户每月所需要的8000斤玉米、5吨饲料和秋季青贮60万斤秸秆来看,他们的农作物因为有了伊利也成了不愁卖的香饽饽。

  今年8月28日,呼和浩特市被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乳都",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伊利的发展和不断壮大有直接的关系。在前不久发布的"中国品牌500强"中,伊利再次蝉联国内乳品行业第一品牌。而去年公司发生"独董风波"和"高管事件"、郑俊怀因犯罪被逮捕等一系列事件给公司造成了巨大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伊利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以其非凡的胆识和高超的领导艺术,迅速化解了危机,并准确把握行业的发展趋势,适时地推出精确管理,把伊利引入了更加快速和稳健的发展之路。今年1到9月,伊利销售收入达到90.6亿元,又一次位于国内同行业之首。

  呼和浩特市地处北纬39.5度~41.36度之间,处于世界上公认的饲养优质奶牛带上。目前全市奶牛头数已达60多万头,鲜奶产量达到近200万吨。今年,全市农民预计人均收入4800元,60%来自奶业。伊利集团现任董事长潘刚这样认为,伊利集团的成功,是生态平衡理念的成功,是农牧业产业化的成功,也是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成功。20多年来,跟着伊利走上富裕路的农牧民已经达到了几百万人,涉及地区不仅有内蒙古,还有北京、上海、天津、广东、黑龙江、河北、陕西等。到目前,伊利为奶源地的农牧民已经投入10多亿元,千方百计为他们创造生产条件,做他们发家致富的坚实后盾。截至2004年,伊利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可控奶牛65万头,基础母牛近50万头。拥有现代化奶站1580多个,共分为3大奶源基地:以呼市和包头为主的以110国道沿线为基础的草原奶源带,日收奶近2000吨;以黑龙江的杜蒙、肇东为基础的东北滨州线奶源带,日收奶1100吨;以环渤海三角地北京、天津、唐山为基础的奶源带,日收奶近1000吨。加之其它地区,目前伊利的日收奶量超过5000吨。伊利有一个计划,到2005年底使可控奶牛头数达到100万头。

  1995年,伊利就开始进行奶牛种群的改良工作。在当时农民不理解的情况下垫资为农户提供优良种冻牛精。到2000年,就提供了优良冻精8万多份,按保守算,产母牛犊成功率达50%,这样单产至少提高500公斤,创直接经济效益3200多万元。现在,伊利奶源基地已有40%的奶牛年产量超过了6.5吨,较一般奶牛增产2吨。碾格图村过去低水平粗放饲养奶牛,全村养牛不足100头,年人均收入仅仅几百元。在伊利的带动和引导下,他们加快了自己种草养牛的步伐,成为了一个占地350亩的养殖示范小区,每户奶农使用占地面积达160平方米的现代化牛舍,水、电、路及绿化设施配套齐全合理,实现了人畜分离、封闭式科学管理。村里有一个世界级水平的挤奶厅,采用全自动管理和操作,鱼骨式自动挤奶设备一次可容纳32头奶牛同时挤奶。微机通过识别牛耳上的感应器,可把牛奶营养指数存入所有者档案,既为企业提供付款依据,又帮助奶农分析具体问题。现在,这个村村民仅养奶牛一项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近100万元。

  上个世纪90年代初,伊利在全国乳业最早实现了"公司加农户"的合作模式,为农民开辟了富裕之路。后来,伊利又率先推行了"养殖小区"模式。如今的"牧场园区"又是伊利的一个首创,被奶农称为培育"大款农民"的温室。土默特左旗沙尔沁乡的思远牧场是一个典型的现代化牧场,670头奶牛全部来自新西兰,即便这样,牧场依然坚持每年淘汰250头奶牛,以保证奶牛的单产效率。潘刚总裁对记者说,这将是公司今后奶源计划的一个主要方向,这样的现代化牧场要逐渐成为主角。

  有人说,现在的呼和浩特市的经济发展与伊利的不断成长和带动紧密相关。透过伊利看呼市近10年的变化,可以说,该市有发展最快最强的四大产业不得不说,一是乳品加工业。伊利发展20多年来,在其带动和影响下,呼市和其周边地区目前已经形成了伊利等一大批高新技术乳品加工企业集群,产生了强大的规模效应。二是畜牧养殖业。1996年到2004年伊利累计收奶量超过了400多万吨,公司积极配合政府在提高畜牧养殖质量上舍得投入,使呼市地区在畜牧养殖数量居全国同等城市首位的基础上,进而渡过了效益型生产的更高层次,由单纯追求总数量上升为注重奶牛单产能力。三是疫病防治业。正是有了伊利等一大批乳业产业化企业,呼市原来的四级畜牧兽医站如今全部改成了牲畜疾病防治中心,而且待遇升格,解决了过去"重治轻防"的老做法。伊利还帮助奶农在村里建起了"奶牛专家医院",将疫病防控的意识渗透给奶农。今年,伊利还为呼市的奶农拿出1000万元设立风险基金。四是印刷包装业。伊利的利乐包装产品只用了16个月就由50亿包增加到了100亿包,目前呼市的包装印刷业已经跃居西部北方城市之首,其数量规模、设备和技术的先进性正在赶超东部发达地区。

  "中国乳都"呼市过去的成功经验已经证明,龙头企业的发展,能够为相关产业产生几何倍数的拉升作用。如今,伊利正在向世界20强迈进,我们说,在伊利成为世界乳业强势品牌之时,"中国乳都"农牧民背后的这棵"树"将会更大。

[责任编辑:农民日报]

新闻订阅】  【新闻中心】 【    】 【发表评论 (0)
现在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


分类信息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