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林有这样一位桑蚕养殖户,他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以及对桑蚕业的热爱,十几年如一日,开办桑蚕技术服务站,为当地蚕农优惠提供桑苗、化肥、蚕具、蚕种,举办培训班义务为村民培训种桑养蚕技术,他还办有《蚕业简报》免费印发给村民学习交流,解答村民在种桑养蚕中遇到的疑难病症,带领大家走出了一条养蚕致富路。他就是被农民亲切地称为种桑养蚕引路人的何镕光老人。
老教师回家当蚕农
走进上林巷贤镇东街何镕光的家,首先看到的是摆放整齐的书籍和杂志,这些书籍杂志都和种桑养蚕有关,何镕光把它们当作宝。
现年65岁的何镕光曾在凤山县当老师,1990年他看到了一篇介绍种桑养蚕方面的文章,便萌生了学习种桑养蚕的想法。说干就干,他买来小蚕,学养并获得了成功。此后,何镕光从养蚕中找到了乐趣,并越发痴迷,最后他干脆辞职回乡发展养蚕。
1992年,巷贤镇已经有不少农户种桑养蚕,但有的出现大量死亡现象,让蚕农痛心疾首。“一定要学好这项技术,让它造福乡邻!”为了乡邻也为自己,何镕光买来《蚕业科学》、《中国蚕业》、《桑蚕通讯》、《四川蚕业》等书籍杂志,如饥似渴地“啃”了起来,还与浙江、福建等地的桑蚕户建立了书信联系,学习请教喂养中遇到的难题。
同年,由镇政府组织并提供场地,何镕光开办了个人桑蚕技术服务站,由他主讲种桑养蚕知识,义务为农民举办培训班二十多场次,培训村民达6000多人。
在镇政府和何镕光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巷贤镇就有一半村民开始桑蚕种养。然而,养蚕技术要求较高,幼蚕成活率低、效益得不到提高等问题困扰着许多蚕农。针对这一现象,从2000年起,何镕光创办了《蚕业简报》。8开大小的简报,既有当地蚕农养蚕成功的经验,又有外地蚕农对蚕病预防知识的介绍,全部针对蚕农在种桑养蚕中遇到的普遍问题和疑难病症,表述方式通俗易懂。《蚕业简报》每月印一期,每期印300至500份,均免费发放给蚕农学习参考。
何镕光的个人桑蚕技术服务站得到了巷贤镇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对缺少资金的农户提供比市场价低的桑苗、蚕药、蚕具、蚕种,真诚扶持养蚕农户。在镇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巷贤镇顿时掀起了种桑养蚕热潮,为带领农户走规模化养殖,2003年,何镕光投资13万元建起了占地六十多亩的养蚕示范基地,带动周围群众扩大养殖规模。如今,巷贤镇桑园种植面积达到了8000余亩,还涌现出了一批种桑养蚕大户。
推广养蚕新技术
十多年来,何镕光自己摸索掌握新技术,在试验获得成功后又毫不保留地向蚕农推广。如今,由他传授推广给农户的新技术就有十余项,具有代表性的有伐条养蚕法和缸育小蚕法。前者把过去传统的摘桑叶法通过改良,直接用桑枝条带叶来养蚕,既提高了效率,又能使蚕农比传统的摘桑叶法节省劳动力一半以上。传统的育小蚕是在竹匾上进行,缺点是占地方,而多数村民的房间有限,没有太多的空间,针对这一问题,何镕光发明了缸育小蚕法,解决了蚕农无空地育小蚕的问题,还为蚕农养下一批蚕节省了时间。
2003年下半年,为解决部分蚕农无房育小蚕和技术不精小蚕成活率低的问题,何镕光率先进行幼蚕共育,把蚕种从蚕卵育成幼蚕后再提供给蚕农,一般三龄蚕,售价就要四十多元,可他的四龄蚕,只收取成本价40元。目前,他共育有2000多张蚕种,此项他就少收四万多元。这些小蚕只需经过10天时间的饲养就可以结茧,每造为蚕农节省育小蚕时间15天。
在何镕光等养蚕大户的带动下,巷贤镇的养蚕业有了长足的发展。眼下,巷贤镇从事养蚕的农户达到2018户。今年1至9月,巷贤镇产鲜茧92万公斤,产值达到1268万元,上半年仅养蚕一项农民人均增收200元以上。 (朱新韬 覃桂南 苏展略)
[责任编辑:南宁日报]
市场加盟 | 友情链接 | 会员助手 | 目合作 | 广告服务 |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数据中心 |
北京华灼新宇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 话:15330255192 010-58435192 传 真:010-60557291 Email:service@nac88.com 客服QQ:771084867 网站免费咨询电话 010-58435192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当代名筑87号 邮编:100028 Copyright© 中国农副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0006512号 |